赫店鎮:以家風家訓涵養文明鄉風
鄉村振興離不開鄉風文明的滋養,而家風家訓正是培育鄉風文明的根基。近年來,無為市赫店鎮將家風家訓作為重要抓手,讓優良家風走出家門、融入村落,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力,推動鄉風文明與現代生活同頻共振。
文化上墻,讓家風家訓可觸可感。走進赫店鎮汪邵村興龍中心村,村民家門前的家風家訓牌匾格外醒目。“持家須守勤廉訓,立世當存孝義心”“求學莫忘勤為徑,修身牢記善為根”等祖訓格言,凝結著家族的精神傳承。這些牌匾并非裝飾,而是兼具約束與激勵作用的家庭宣言。在赫店鎮曹王村侯大自然村,家家戶戶參與“亮家風、曬家訓”文明實踐活動,將家訓置于廳堂顯眼處,以良好家風帶動淳樸民風。 赫店鎮還注重環境育人,宏林村瓦屋中心廣場的家風主題步道,通過彩繪故事展現傳統美德,使之成為村民日常的“道德課堂”,村史館內特設“姓氏文化”展區,陳列謝氏、錢氏等家族家訓,同步展示“全國勞模”張明昌等榜樣事跡,讓村民在了解歷史與楷模中接受精神洗禮。曹王村、留橋村的村史館則將家風與村史融合,讓村民在追溯村史時感受家風底蘊。
故事傳承,讓家風家訓鮮活生動。好家風在赫店鎮不僅是墻上的牌匾、展館的陳列,更藏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里。宏林村竹元自然村的“蕪湖好人”胡友珍,悉心照料獨居老人任克道的事跡,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道德講堂在全鎮引發共鳴;赫店社區高章自然村的謝太平,年少因貧輟學,創業后在赫店中心小學設立“國平”獎學金,七年累計發放14萬元,激勵家鄉學子奮進。這些故事通過道德講堂、專題報告會傳播,讓美德扎根村民心中。此外,赫店鎮將家風融入非遺傳承。宏林村在傳統木榨油廠開設體驗課,讓年輕人參與600多年歷史的古法榨油十八道工序,在感受傳統文化時,潛移默化培養珍視質樸、摒棄浪費的意識。
機制保障,讓家風家訓落地生根。赫店鎮的家風建設不止于宣傳,更通過創新機制確保落地。宏林村瓦屋的“積分超市”頗具特色,村民遵守村規民約、參與文明實踐、配合環境整治可獲積分,憑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或農資,以“遵守村規得實惠”的模式建立家風建設長效機制。在移風易俗方面,曹王村設立“新風堂”,免費為村民提供紅白事場地,相比酒店每場節省數千元,將節儉家風轉化為惠民舉措。文藝活動亦是推廣家風的利器,曹王村溫情曹王志愿服務隊組建“曹王文藝隊”,編排《新風堂里的熱鬧事》等原創節目;黃墩村培養青年電商直播人才,借助新媒體傳播好家風。赫店鎮還建立“歸巢人才庫”,吸引20多名本地人才返鄉,如宏林村退休教師曹老師義務開設書畫班,為家風傳承注入新活力。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鄉村興。”赫店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依托,推動好家風從家庭走向村落、從歷史融入現代,讓家風家訓之花在鄉村大地綻放更絢爛的光彩,為鄉村振興提供持續的精神滋養。(通訊員:張興宇)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