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一袋大蒜寄鄉情
6月9日,我派駐無為市洪巷鎮青崗村的第一天,上午,局領導親臨青崗,把我和搭檔丁承向送到村部,簡短的輪換儀式上,我從村干部的言辭中深深感受到了他們對前任江中明4年多工作的肯定,他們甚至告訴我,這里的村民不僅稱江中明為江書記,還有人親切地叫他江爺爺。
江中明其實不老,還不到退休的年紀,村民叫他江爺爺顯然是體現尊重和對他的那種樸實純真的愛。這種愛究竟有多深,我想在我未來3年的工作生涯里,一定能慢慢體會到,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很快就發生了一件小事,這件小事不僅讓我看到了村民對江中明的愛,也讓我見識到了村民的純。
午后,烈日當頭,按我過去的生活習慣是要睡一會的,但是今天不一樣,現場根本不具備睡的基本條件,村干部和江中明等幾個人一起聊天話別,我雖然無法睡,但是大腦已經進入半模糊狀態。此時,我朦朧中突然聽到一個聲音,江爺爺,我送給你一袋大蒜。我頓時一愣,只見一個半光著上身的村民站在門口,手里拿著一個紅色塑料袋,目測里面最多不超過20個大蒜。“江爺爺,聽說你要走了,這是我自己種的大蒜,已經曬干了,我知道你愛吃大蒜,你要走了,我們想你呀。”
我愕然,這點大蒜,如果論經濟價值,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這個村民在大中午,頂著烈日送到村部來,就足以說明江中明在他心中的位置,他肯定擔心下午江中明要離開,他肯定擔心來晚了見不到心中的江爺爺了。可能他在家里找不出能表達自己感情的東西,只知道江爺爺愛吃大蒜,這點大蒜可能是他留下自己吃的,也可能是他用著明年的種子,但是他不管了,江爺爺要走了,他必須送給江爺爺。
事后我才知道,這個村民叫李維本,論年紀一點不比江中明小,家里4口人生活,由于身體原因,生活陷入貧困。2017年4月,蕪湖市公安局開展結對幫扶后,李維本成了公安局的幫扶對象,駐村干部江中明了解情況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讓李維本順利脫貧,從此,李維本臉上有了笑容,心里便有了江爺爺。
我明白了,此時的他已經把對江爺爺的所有情感,全部寄托在這一小袋大蒜上,這一小袋大蒜承載的曾經貧困村村民的深深鄉情,這份情是無法用經濟價值計算的!
(王海根)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