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推動志愿服務項目品牌化,服務群眾零距離
為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服務精神,推動全市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近年來,無為市堅持系統謀劃、創新思路,強化舉措、整合資源,策劃設計了一批群眾急需、優質高效的專業化志愿服務項目,推動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精準化設計。無為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精準設計志愿服務項目,不斷提升志愿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圍繞環境保護、關愛未成年人、老年服務、愛心助殘、衛生健康、社區治理與鄰里守望等需求內容設計志愿服務項目130多個。每個項目的服務內容、對象、區域、實施主體都固化成“服務菜單”,為有實際困難和需要的人們送去溫暖和關愛。“失親兒陪伴計劃”、“‘守望母親河’水環境保護”、“紅廟尋紅”理論宣講、“民生茶館”等志愿服務項目既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讓各類志愿服務有思想內涵、有價值導向、有情感溫度,讓文明實踐既走心又暖心。
品牌化培育。無為市連續三年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建設專題培訓、志愿服務項目交流展示、志愿服務項目創意大賽等活動。結合文明創建、環境保護、科普宣傳、健康醫療、法律援助等主題,打造一批富有無為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其中,“福傳農味電商服務”、“周末聊聊天”、“紅色小板凳”、“愛心剪刀”、“心靈驛站”、十里墩鎮“九點半課堂”等一批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受到群眾廣泛認可和好評,志愿服務項目的精細化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
“福傳農味電商服務”
常態化服務。圍繞重點主題,利用“我們的節日”等時間節點,依托黨員、教師、鄉賢、農技專家等資源,定期組織閱讀推廣、科學普及、法制宣傳、健康咨詢等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泉心泉意”農業技術指導志愿服務項目定期開展農技集中培訓和現場教學,采取面對面、手把手、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溫室大棚和養殖基地,全面提供蔬菜種植、防凍抗災、病蟲害防治、養殖技能培訓等宣傳與服務。2023年以來,無為市各志愿服務項目已組織志愿服務活動850多次,服務群眾2.8萬人次。
下一步,無為市將持續鞏固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成果,讓志愿服務更大范圍惠及廣大群眾,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志愿服務項目品牌。(陳程)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