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進社區 文明創建在傳承
環境整治,社區美化,實驗小學在踐行;文明創建,志愿服務,實驗小學在傳承。7月22日,正是大暑節氣,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實驗小學十幾位教師,在副校長伍科蘋、教導主任陳萬軍的帶領下,進行了文明創建進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
上午8點整,實驗小學的老師們準時在校門口集合,向文景社區進發。進入社區后,大家都三三兩兩地散開來,忙起來。有的用掃帚清掃地面,有的用畚箕把垃圾分走,有的用鐵鏟鏟除水泥道路上的青苔,有的用手拔掉墻角地縫中的雜草,拔不掉的就用鐵鏟鏟,用鐵鍬挖,用鐮刀砍。
文景社區屬于老城社區,房屋老舊,小巷逼仄,路面不平整,拐角不規則,給環境的整治美化都帶來一定的難度。但是大家迎難而上,干得熱火朝天,有說有笑。
僅有半年就退休的丁宗芳老師,本可以在家里納涼休息,卻依然主動參加了這次活動。身材嬌小的她,拖起了半人多高的超大垃圾桶,絲毫不覺得累。見多識廣的陳曉玲老師,熱情地教我們分辨各種花草,防止我們誤把居民種植在邊邊角角的花拔掉。身材高挑的謝芳老師,為了干活方便穿的是T恤和短褲,暴曬在烈日下的大長腿,看得我們替她擔心皮膚被灼傷。做事細致周到的宋玉梅老師,總是將我們漏掉的垃圾撿拾起來。劉玉珍老師干得很賣力,衣服透濕,滿手是泥。黃數文和鳳俊明兩個小伙子,包攬了所有的重活累活。
艷陽高照,氣溫很高。晶瑩的汗水,流淌在每個人的臉頰上、笑渦里。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地面一塵不染,公共設施排放整齊有序,墻面干凈。加上居民自家種植的花草盆栽生機盎然,整個小區環境美麗優雅、舒適宜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這次的志愿服務隊,增加了兩位特殊的小志愿者。一位是童朝菊老師的兒子徐若響,還在上幼兒園的小可愛,另一位是伍校長的女兒趙悅,剛剛迎戰高考,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的準大學生。這兩位特殊的志愿者,跟著我們一起,忙前忙后,熱得汗流浹背,從頭到尾一刻也沒休息,真了不起!實驗小學的老師們,在高溫酷暑的日子里,將自己的孩子帶到這個隊伍中來,意義非同凡響。她們時刻不忘立德樹人的教育職責,將文明新風尚和無私奉獻的服務精神,傳承給自己的學生,自己的孩子,也感染著周圍的居民和社會各界人士。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筋骨和靈魂。更是每個人的一種行為習慣,一種改變環境、感召社會的巨大力量。在這方面,實驗小學一直在行動。借著建黨100周年的高漲熱情,積極倡導黨員和志愿者們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服務精神,同心協力、共創和諧社區、美麗無城。同時結合自身工作特點,以實際行動來教育學生和子女,將文明新風和服務意識,傳承下去,傳揚開來。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