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廣播劇】上門女婿撐起家—中國好人錢廣忠
錢廣忠,男,1952年2月出生,無為市蜀山鎮花橋村村民。先后榮獲第三屆無為縣道德模范、蕪湖好人、安徽好人等榮譽稱號。2014年7月入選“中國好人榜”。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在無為市蜀山鎮花橋小山洼村就有個倒插門的女婿錢廣忠,他四十年如一日,在喪妻后仍堅持著獨自照料岳父母,用愛支撐著整個家,訴說著女婿勝親兒的佳話。
錢廣忠,1952年出生在泉塘鎮寶山村。1973年當兵退伍回來的他,在去姑姑家走親戚的一次偶爾機會里認識了朱宗芳。情投意和的兩個人便交往起來。由于朱宗芳在家是獨女,錢廣忠顧不上家人的反對,當起了朱家的倒插門女婿。1977年,他們喜結連理。錢廣忠就這樣“嫁”到了花橋村,開始了他在朱家幾十年的生活。
自與妻子結婚后,作為家里唯一的年輕男性,他成了家里的頂梁柱,挑起了岳父母一家的生活重擔。婚后兩年,錢廣忠的兒子出生了。兒子的降生,讓一家人陷入在了幸福的漩渦里。
然而,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妻子朱宗芳很快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錢廣忠一方面鼓勵妻子勇敢面對,一方面到處奔波,湊錢為妻子看病。中醫、西醫,省內、省外,只要有一絲希望,錢廣忠都帶著妻子到處治療。可事與愿違,僅一年時間,病魔最終還是奪走了妻子的生命。妻子撒手去世,給錢廣忠丟下了悲痛的岳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兒子。
妻子過世后,錢廣忠的家人多次勸說他回家,再幫他找門親事。在大家都認為錢廣忠一定會離開朱家的時候,錢廣忠毅然決然的決定留下來,撐起這個家來。當時,有位熱心鄰居看中錢廣忠勤快、老實,幫他張羅了親事。錢廣忠卻回絕了鄰居,他說:“妻子走了,我再一走,這個家就散了。岳父母待我如親子,我怎么能丟下他們?”錢廣忠堅定的眼神不容質疑,打消了鄰居及他家人勸說的念頭。
說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撐起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談何容易。錢廣忠耕作幾畝農田,種茶、種山芋,什么來錢,再苦再累也得種。為盡快還清妻子治病期間,欠下了的債務,僅靠務農實在是不行。錢廣忠就想著法的,跟著別人在農閑時打零時工。憑著他的勤勞和聰明,破碎的家在他手里漸漸有些起色。
妻子走得早,丟下年幼的兒子沒有母親照料。錢廣忠在勞作之后,還得既當爹又當媽。兒子感冒、發燒、上學……每件事無不牽掛著錢廣忠的心。岳父母看到女婿勞累異常,也主動幫著錢廣忠照看孩子。白天岳母帶,晚上工作回來,錢廣忠再帶著孩子睡。岳父母原本只有一個女兒,現在只有這么一個外孫,他們對孩子非常溺愛。有一次,兒子調皮惹事,錢廣忠一氣之下,動手打了兒子。當天晚上,錢廣忠便看到岳母坐在房里抹眼淚,岳父也在一旁嘆氣。他意識到在這對老人心里,自己和孩子意味著什么,那是他們的天,是他們的一切啊。那時,他就在心里暗暗決心,一定要照顧好老人,讓泉下的妻子安心。
岳父母都有慢性病,多年來,一直醫藥不斷,錢廣忠也一直傾心照料。每當岳父母生病時,都是錢廣忠最受煎熬的時候。看到他們被病痛折磨,錢廣忠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這時,他能做的就是細心照料,變著法的給老人做愛吃的,陪老人聊愛聽的。在錢廣忠那里,沒有“久病床前無孝子”幾個字。
2013年,岳父已是85歲老人了,岳母也快80歲。年紀大了,老人病就更加多了。2014年3月份,岳母突發腦淤血,住進了醫院,這一住院就是半個月。錢廣忠放下手下的事情,寸步不離在醫院照料老人。岳母半邊身體動彈不得,錢廣忠每天幫著老人擦洗,一口口地喂著岳母吃飯。吃喝拉撒,錢廣忠比一般親兒子、女兒照料的還要細致。醫院工作人員及其他病人得知他是老人女婿后,驚詫不已。他的孝心引起大家的連連稱贊。當別人問起錢廣忠,照料老人會不會不好意思,有沒有什么不方便時。錢廣忠笑了笑說:“這么多年了,老人待我如親兒子,我更把他們看成我的親父母。照料他們,孝敬他們是我應該的,這沒什么。”錢廣忠的話,那么樸實,那么自然,也許在他那里,孝敬岳父母是件極其理所應當的事,不值一提。
時光飛逝,從1977年“嫁”到朱家,到今年,已有40多載。如今的錢廣忠已是兩鬢斑白,談起現在的生活,錢廣忠說:“很美滿。兒子媳婦都很孝順,孫子也很聽話。我呢,這些年除了地里的活,很多時候我都跟著瓦工做事掙錢,現在我也算是半個土瓦匠了。不過,以后應該不做了。一來年紀大了,二來岳母身體不好,動彈不得,我得時時侍候著。照顧他們兩老人,就就是我以后的工作了。”說完這些,錢廣忠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如今在花橋村,錢廣忠家四世同堂,一家人其樂融融。錢廣忠孝敬岳父母的事,也在十里八鄉傳為美談。錢廣忠用他的執著、勤勞、孝心向社會傳遞著敬老愛老的道德正能量。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