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簡報(第十四期)
無為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簡報
2021年10月11日第10期 (總第十四期)無為市創城辦
【創建要聞】
吳瑞新調研文明創建和城市管理工作
“道德模范在身邊” 2021蕪湖市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基層巡講首站走進無為
【經驗交流】
無為市:涵養好人風采 唱響好人贊歌
【文明實踐在無為】
無為市廣泛開展迎國慶系列文明實踐活動
中秋國慶禮遇好人 月圓情更暖
【他山之石】
赤峰突出三個重點培育文明風尚
【創建要聞】
吳瑞新調研文明創建和城市管理工作
9月14日上午,市委書記吳瑞新調研文明創建和城市管理工作。市委副書記唐誠,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閻晶晶,市直相關部門及無城鎮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在時代廣場小區、錦繡苑小區、芝山路及登瀛街,吳瑞新一路步行,實地查看了公共設施、環境衛生等情況,了解物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吳瑞新指出,小區物業、背街小巷環境秩序管理是文明創建和城市管理的重點和難點。要加強日常監管,完善管理辦法,著力治理亂停、亂放、亂占現象;要壓實各方責任,形成社區居民委員會、物業公司、保潔公司、共建單位齊抓共管的格局;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群眾增強文明意識、參與文明創建、提高文明素質。
隨后,吳瑞新來到人民廣場,督導廣場公共設施、環境衛生和市容秩序。吳瑞新要求,城管局要結合城市補短板三年行動計劃,按照節約有效、務實管用的原則,制定改造方案,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整體形象。
在剛剛建成的無為好人館,吳瑞新邊走邊看,聆聽榜樣事跡,感受道德力量,工作人員逐一介紹了好人館中展示的無為籍“中國好人”、“安徽好人”、“蕪湖好人”及“無為好人”、“道德模范”們的先進事跡。吳瑞新指出,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鮮活的價值觀,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旗幟,值得每一位市民學習。要加強宣傳引導,宣傳他們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樂于助人、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的先進事跡,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利用道德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載體,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宣講活動,讓崇尚好人、學習好人、爭當好人蔚然成風,讓好人之花開遍無為大地,為奮力打造“一地四區”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道德模范在身邊” 2021蕪湖市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
基層巡講首站走進無為
為大力弘揚道德模范與好人崇高精神,充分發揮榜樣感召人、影響人、帶動人的作用,宣傳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品德,在全社會樹立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為建設人民城市做出貢獻。9月30日,“道德模范在身邊”2021年蕪湖市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基層巡講首站走進全國文明單位安徽華能電纜集團。當天的活動由蕪湖市文明辦主辦,無為市文明辦、蕪湖傳媒中心、安徽華能電纜集團共同承辦。
來自無為本土的“好人”陳先國,是無為市襄安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1988年,陳先國剛從大學畢業,就一頭扎根基層,孜孜不倦地推廣農業技術,用知識和汗水為農民鋪就致富路。蕪湖市道德模范李典中善于琢磨,勇于探索,創建稻蝦綜合種養;秉承誠信,嚴把質量,打造“清水龍蝦、有機大米”;心系鄉親,回饋社會,帶領村民一同致富。中國好人,蕪湖市道德模范王顯才,擔任無為市十里墩鎮關工委主任10多年來,每天騎電動車走街訪戶,了解情況,反復核實孩子們的家庭背景、貧困程度。至今,共募集捐款285萬元,救助貧困生1461人次。他關心幫教失足和后進青少年,對轄區內孤兒和特困單親家庭開展愛心助孤系列活動。安徽好人,“大愛奶奶”陶春英用自己瘦弱的雙手培養了一個品學兼優的腦癱孫子。
當天,宣講團成員用真摯的情感、樸實的語言、生動的故事詮釋了四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熱愛祖國、甘于奉獻的家國情懷,堅定信念、砥礪前行的奮斗精神,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他們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將每一件事盡全力做到最好,一步一步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他們身上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奉獻、不退縮、堅持,他們的事跡感動著在場的每一位聽眾。
據悉,“道德模范在身邊”2021年蕪湖市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基層巡講計劃開展20余場,將走進蕪湖市各社區、校園和企業等。
【經驗交流】
無為市:涵養好人風采 唱響好人贊歌
近年來,無為市始終堅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升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大力開展推薦、宣傳、學習、爭做“好人”活動,厚植好人土壤,深化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唱響一曲曲動人的“好人贊歌”。
規范評選程序 打造“好人”洼地
“好人”洼地溫暖城市文明,猶如一幅美麗畫卷。無為市積極探索好人實時發現機制,拓寬推薦渠道,建立“無為好人庫”,鼓勵各鎮各單位積極發現發掘身邊好人、及時推薦。借助新聞媒體發現好人,對在媒體、網絡報道中發現的符合好人評選條件的個人或群體收集歸類,整理總結先進事跡。將組織、教育、工會、團委、婦聯等單位評選的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優秀志愿者、勞動模范等先進典型納入“無為好人庫”。在無為市文明網、文明無為微信公眾號開啟“無為好人”推薦平臺,發動全市人民群眾主動發現推薦身邊好人。
同時,嚴格推薦、評審程序,動員社會各界踴躍參與,做到全程公開公平公正。制定了“無為好人”推薦評選表彰活動方案。成立了“無為好人”評審領導小組,明確了評選工作程序,通過推薦評選、組織評審領導小組進行評審投票、公布候選人名單、組織網上投票、候選人事跡巡展和報道,確保選樹的身邊好人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學得來。
拓展宣傳平臺 傳播好人精神
無為市以加強身邊好人評選宣傳為抓手,以身邊的故事感染人,以榜樣的力量影響人,培育具有基層特色的好人文化,不斷提升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
為全面展現身邊好人風采,更好發揮其示范引領作用,無為市充分利用各種宣傳載體、媒體平臺和宣傳陣地,多角度、多層次對評選活動進行宣傳報道,深度挖掘好人事跡,深化開展“好人成名人、名人做好事”主題實踐活動。為典型模范拍攝宣傳片、廣播劇,在電視臺、電臺定時播放;在《無為周刊》、無為電視臺、智慧無為APP、文明無為等市內各主要報刊網絡開辟專欄專題,展示“無為好人”風采。依托“道德講堂”、社區活動中心、農村文化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好人事跡。組織好人代表深入學校、企業、機關、社區、農村進行宣講,在全市上下營造“崇尚好人、學習好人、爭做好人”的社會氛圍。
建立幫扶機制 禮遇身邊好人
無為市高度重視道德模范禮遇幫扶工作,出臺《無為市志愿服務激勵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高規格舉辦道德領域頒獎典禮,邀請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接見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并向好人授獎,組織先進模范參加重大慶典、重要文化活動,讓他們得榮譽、享尊重、受關愛、有回報。完善各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幫扶禮遇機制,傳統節日期間組織走訪慰問活動,健全精準幫扶檔案,對生活困難的,在生活、就業、醫療等方面給予特殊照顧。僅2021年上半年累計發放幫扶資金6.2萬元,慰問幫扶各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31人次,形成了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鮮明價值導向。
自2014年“無為好人”推薦評選活動開展以來,無為市城鄉居民素質不斷提高,社會新風逐步形成,城市形象全面提升。截至2021年6月,共評選無為好人194名,入選“蕪湖好人”68名、“安徽好人”22名、“中國好人”13名。無為市不斷壯大好人隊伍和好人影響力,讓“好人文化”催生“好人效應”,為全民向善、城市文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煥發城市文明新氣象。
【文明實踐在無為】
無為市廣泛開展迎國慶系列文明實踐活動
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營造喜慶祥和的國慶氛圍,近日,無為市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向新中國成立72周年獻禮。
無城鎮
近日,為進一步引導群眾國慶假期弘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優良傳統,無城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走向轄區街頭和商鋪,廣泛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中,志愿者們身穿“紅馬甲”,走街串巷向居民、商戶發放“文明餐桌倡議書”及宣傳資料,努力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社會氛圍。志愿者一方面向居民們宣講文明餐桌行動的意義,號召大家積極參與“文明餐桌行動”和“光盤行動”,張貼光盤桌貼,另一方面向商戶發出倡議,呼吁商戶主動提醒食客文明用餐、合理消費,引導顧客樹立“點餐不浪費,剩余要打包”的思想觀念。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居民和商戶紛紛表示今后要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理念的傳播者、踐行者和示范者,用實際行動深化“吃的文明”。此次宣傳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100余份。
9月30日,無城鎮皇武社區在人民廣場開展“迎國慶 感黨恩 紅色故事匯”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來自社區志愿者、居民代表為大家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無為本土紅色經典故事:《我從扛槍打仗走過——季鴻自傳》《世紀風采——呂惠生》等,深情并茂地講述了革命先烈樸實又偉大的生命歷程,展示了革命烈士們的家國情懷,帶領現場觀眾翻開了崢嶸革命歲月,重溫革命歷史。通過聆聽紅色故事,使現場觀眾感受了一場心靈的深度洗禮。
蜀山鎮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9月30日上午,蜀山鎮黃姑小學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2周年“相聚國旗下 同唱一首歌”文明實踐活動。《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響徹整個校園,鮮紅的國旗,跳動的音符,處處洋溢著師生們的愛國之情。
活動現場舉行了升國旗唱國歌儀式。全校師生立正肅立,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雄壯的國歌樂伴奏下唱響國歌。全體少先隊員莊嚴的舉起右手,向無數先烈用鮮血染紅的五星紅旗致敬。
“希望同學們身懷報國心,積累拼搏之力,堅定地愛黨信黨跟黨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勇往直前。”黃姑小學周校長表示。
紅廟鎮
近日,為慶祝祖國72周年華誕,豐富和活躍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無為市“送戲進萬村”演出活動在紅廟鎮橫塘村、正崗村巡回上演,為村民們奉上了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節目內容豐富,既有傳統文化精髓,也有謳歌新時代的正能量,舞臺上戲劇鏗鏘的鑼鼓、傳統的唱腔、演員們惟妙惟肖的表演讓觀眾大呼過癮,緊扣群眾生活實際的劇情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場上場下氣氛熱烈,讓群眾近距離地感受到了戲劇的魅力。
“這個活動非常好,節目好看,接地氣、聚人氣,唱的都是我們老百姓喜歡的。”“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么精彩的演出,我們的文化生活也越來越多姿多彩。”此次活動受到村民們的一致贊揚。
市婦聯
為營造干凈、整潔、和諧、有序的假日環境,9月29日下午,無為市婦聯組織巾幗志愿者,前往同心社區寰宇國際小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活動。
志愿者們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拿著鐵鍬、夾子、掃把等工具,對小區周邊、居民樓道的雜物垃圾、雜草紙屑等進行集中清理,并對小區墻上的小廣告進行鏟除,不放過一個衛生死角,給廣大居民營造一個清爽、整潔的居住環境以及祥和的節日氣氛。
中秋國慶禮遇好人 月圓情更暖
情暖中秋,喜迎國慶。為弘揚“崇尚好人、好人好報”的社會風尚,充分體現對“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的禮遇和關懷,營造關心、幫助“身邊好人”和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的濃厚氛圍,9月22日上午,無為市文明辦組織大愛無為志愿者協會,開展中秋國慶走訪慰問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實踐活動,向他們送去節日的問候和祝福。
活動當日,大愛無為志愿者先后看望了王曉英、李美仙、梅小黑等三名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王曉英、李美仙、梅小黑都是在丈夫發生意外,癱瘓在床時,用她們柔弱的肩膀毅然挑起了家庭的所有重擔,她們不離不棄的高尚品質為家庭撐起一片溫馨的天空,她們的事跡讓志愿者們深受感動。
慰問走訪中,志愿者為3位身邊好人、道德模范送上慰問金以及水果、牛奶等生活物資,并與她們親切交流,詳細了解其家庭目前的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鼓勵她們繼續發揮榜樣的力量,感染帶動身邊群眾,激發更多人崇德向善、傳遞道德力量。王曉英、李美仙、梅小黑紛紛表示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感謝志愿者的幫助,她們一定會珍惜榮譽、不忘初心。
近年來,無為市始終堅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開展推薦、宣傳、學習、爭做“好人”活動,積極推動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學習宣傳常態化,完善各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幫扶禮遇機制,推動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鮮明價值導向,努力營造“好人之城、文明之城”、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濃厚社會氛圍。
【他山之石】
赤峰突出三個重點培育文明風尚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緊貼農牧區實際,在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扎實開展文明風尚培育行動,不斷提高群眾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一、突出移風易俗育淳樸民風。強化制度約束,組織全市2059個行政村全部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將移風易俗要求細化為簡潔明了、務實管用的表述納入其中,人人遵守踐行。開展“改善環境共享健康”創建活動,扎實推進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等村莊清潔行動,引導農牧民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自覺抵制不衛生不文明飲食陋習,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組織市級以上文明單位與嘎查村結對共建,實施“基礎設施共建、文明新風共倡、道德素質共育、貧困疾苦共助、經濟發展共促”活動,幫助貧困農牧民在解決生活困難的同時,自覺守法紀、改陋習、重誠信、講互助。
二、突出典型示范倡良好家風。注重家風家訓建設,通過開展討論評議、設置展示臺、編印宣傳冊等方式,多角度宣傳好家風、傳頌好家訓,展現家庭文明風貌。常態化尋找“最美家庭”,通過自薦、互薦、他薦等方式,評選夫妻和睦、孝老愛親、教子有方、勤儉持家、鄰里互助、倡樹新風、熱心公益、勤勞致富、情系國防、勤學篤行十類“最美家庭”,運用媒體廣泛宣傳,讓家庭美德深入人心。開展“弘揚德孝文化”教育活動,逐級評選宣傳“好媳婦”“好婆婆”“好兒子”,每個旗(縣、區)著力打造15個孝心村、100戶孝心家庭、150名孝心個人,使孝老愛親在農村牧區蔚然成風。
三、突出志愿服務樹文明新風。完善志愿者登記注冊、活動記錄、嘉許回饋等制度,強化鄉鎮(街道)、嘎查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志愿服務隊伍建設,按照就近就便和屬地管理原則,實施本地注冊志愿者網絡化管理、項目化組織和星級褒獎。發揮全市機關單位、社區、學校、志愿服務公益組織力量,圍繞扶貧救困、敬老救孤、恤病助殘、文化支教、文明交通、環境保護等主題,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全市社區、公共文化設施普遍建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建設服務資源庫和群眾需求庫,實現志愿服務精準對接、及時高效。加強對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定期培訓,提高志愿者綜合素質、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
責任編輯: 趙倩